您所在的位置:
  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民风民俗 > 走进北京妙峰山 体验香火甲于天下的庙会

走进北京妙峰山 体验香火甲于天下的庙会

2014-1-26 10:39:11    网友评论 风景网   作者:天天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  北京的庙会起源于辽代,称“上巳春游”。元、明两代庙会进一步兴起。妙峰山庙会又称妙峰山娘娘庙香会。起源于明朝,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,在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,妙峰山顶的碧霞元君祠(娘娘庙),曾经是中国北方地区远近闻名的圣地。碧霞元君是中国民间信众最多的神明之一。妙峰山娘娘庙会,号称“香火甲于天下”,成为老北京及北方省市影响最大的一项民间信仰、民俗风情活动。

  北京妙峰山的庙会自然也和碧霞元君有关系,在民间,虽然碧霞元君的出身有很多种说法,其中民女出身的说法里,明确指出碧霞元君的生辰为农历四月十八,见于《玉女卷》载:“汉明帝时,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,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,名玉叶,貌端性颖,三岁解人论,七岁辄闻法。尝礼西王母,十四岁忽感母教,欲入山,得曹仙长指,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……” 所以,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至十四月十八,妙峰山上就要举行很隆重的庙会活动。在这半月时间里,日以万计的香客络绎于途,有的一步一揖,三步一扣首;有的竟以背鞍、滚砖、耳箭、悬灯等方式进香以示虔诚。各种民间香会边走边练,幡旗飘扬,鼓磬齐鸣,观者如潮。

 

  庙会以香客祭祀妙峰山“天仙圣母碧霞元君”为中心活动,集丰富多彩的民间花会、戏曲曲艺表演、观赏自然风光和热闹繁华的集市活动为一体。封建时代参加庙会的香客,上自皇室、王公、权贵、豪富,下至庶民百姓、士农工商。香客除来自京城外,还有四邻以及来自天津、保定、石家庄等地的村民。因为当时民间有一个传说,“妙峰山的娘娘,照远不照近”。因此,天津、河北及更远的信众不辞辛劳,徒步数百里来妙峰山进香。而达官贵人,甚至娘娘妃子们朝山进香就舒服的多了,先是乘车至山下,而后换乘类似滑竿的工具,人抬着上山。

  庙会期间,许多的民间慈善机构参与其中。距妙峰山数十华里的路边,许多地方都搭有茶棚,招待香客饮茶休息。有馒头老会、粥茶老会、拜蓆老会、燃灯老会等等,从这些名字当中就知道是干什么的了,起码八九不离十。馒头、粥茶是给人们提供饮食的,拜蓆则是提供睡觉的卧具,而燃灯提供的是夜间照明的灯笼、蜡烛,物资是由商贾、大户人家赞助的。还有个缝绽老会,是由鞋匠们组成的,专门为香客们缝鞋钉掌。当然了,这一切都是免费,可谓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啊。

  清末,外地香客来自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山东、河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省。海外香客以日本、东南亚诸国为主。旧时的妙峰山庙会,虽以朝拜碧霞元君为直接目的,但实际上已经扩展为一项包容甚广的民间娱乐活动,超出了宗教信仰的范围。民俗学家顾颉刚(1893~1980)于1925年到妙峰山,对香会、庙宇做了实地调查研究,出版了《妙峰山》文集。从此,妙峰山被称作“中国民俗学的发源地”,妙峰山娘娘庙会有“中国民俗学的摇篮”之称。

  妙峰山庙会在文革和抗战期间中断了数十年,一九九零年京城老香会“秘密”到妙峰山朝顶进香,酬山赛会。1993年政府正式批准妙峰山举办首届春香庙会,古老的妙峰山庙会文化又焕发出新的生机。如今的妙峰山庙会除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香客朝顶,香会酬山,施粥、布茶、舍馒头等传统形式外,还增加了商品交易、民俗展示、文艺演出等新内容,每年参加庙会的客人除来自全国各地外,还有许多外国的游客,现在妙峰山庙会已形成京城独具魅力、积极健康的民俗活动。

  庙会期间,还有京城各地众多的民间花会进行各种表演,什么练武的、耍狮子的等等民间绝活儿,一边表演,一边向妙峰山进发,引得沿途居民围观叫好,热闹非凡。

 

 

 

  当然,现在的妙峰山已大不如过去了,庙会的规模小了很多,参与的人士也少了很多,但许多传统的东西还在。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,妙峰山庙会的活动会越来丰富多彩。而由于交通的发展,苦行僧似的朝山人绝迹了。

   [编辑:聂天歌]
查看更多评论>> 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来源:风景网,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热门景区排行榜